养老保险为什么是除以139?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所谓的养老保险为什么会除以139这个概念主要指的是,我们在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过程中,那么是要拿个人账户当中的余额除以我们的计发月数,所谓的计划月数指的就是139个月,但是不同的退休年龄所对应的激发月数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说,实际上139个月它只是一个参考值,并不是代表所有的人群都是139。
什么样的人对应的是139呢?一般情况下60岁的个人那么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但是不是每个人都60岁退休,比如说有些人他55岁退休,所对应的计发月数就是170个月,如果说是50岁退休,那么所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95个月,所以通过这一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退休年龄越早那么计划越数越大,相对应的自己所能够获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也就会越少。
所以139个月只是针对于6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所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但是除了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之外,还有个人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个人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主要取决于累计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这三个主要条件来计算,并且基础养老金占有自己养老金总额的70%左右,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仅仅只占有30%左右,所以说我们养老金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是靠基础养老金来组成。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139是计算养老金时的一个特殊数字,通常适用于60岁退休的人,无论男女,只要是60岁退休的都会关系到139这个数字,专业的来讲,139叫做60岁退休人士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退休的年龄不同,那么计发月数也是不同的,我们进一步了解计发月数的规定以及计算方法:
因为我们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比例))〕÷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等因素,做了统一规定。例: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
我们可以看到在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时候用到了“计发月数”这一数字,对于这一数值什么情况下用哪个,都是有固定的规律的,大家看下表:
退休的年龄是从45岁分布到70岁,跨度为25岁;计发月数最少为56个月,最多为216个月,跨度为160个月;因为有些特殊情况,职工是可以提现退休的,比如从事特殊工种的女职工最早可以在45岁退休,比如因公伤残的女职工也可以在45岁退休,这类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则是216个月。如果社保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未缴满规定年限需要延迟退休的,则要到70岁才满足退休条件;所以退休的年龄不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也不同,退休的越迟,计发月数越小,也就是领到的养老金越多,下面我们举个小例子:
例:比如小豆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金为15万,如果他在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那么他每个月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5万÷139=1079元。如果他在70岁退休,那么按照上图计发月数就为56,每个月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则为15万÷56=2679元。
明显可以看出,虽然是退休的年龄延后了,但是养老金的金额却成倍增加,这就是计发月数随着退休年龄不同导致的差异。
感谢阅读,我是杏豆,企业培训师,劳动纠纷咨询师,社保专家,专注职场干货分享,感谢阅读、点赞与评论,欢迎关注向我提问!@笔记簿杏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精算分析报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